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趣味生活 > 正文

一个童年小伙伴的去世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12-14 22:53:12,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她一个人去宾馆开了一间房,吃了安眠药,就去世了。”

昨天我去了同样也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童年小伙伴阿豪的家里,在我好奇的追问下,他和我谈到了这件事。去世的人是我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之一,一个小莹的女生。2016年,她终于无法接受她丈夫经常去夜店以及和其他女人交往的情况,选择了独自一个人去了酒店,吃安眠药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她一岁大的儿子,以及她离异的单身母亲。

大概在我5岁左右,我们一家从粤北一个小镇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县城郊区的阿豪家里,阿豪的父亲和我老爸是朋友,所以他们把2000平方米的院子内其他空余的租给我们一家四个人居住。大人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我们新到一个地方的小伙伴,就是阿豪和她的妹妹小翠,以及我弟弟小文和我,四个人。

大概在两个月之后,一个高而白暂的女生加入了我们这个小伙伴团队,她是阿豪的表姐:小莹。当时,她穿着黑色尼龙短袖衬衫的母亲骑踏板摩托车送她到了阿豪家里。她看起来很瘦也很高,剪了一个到肩部的半长头发,非常白暂。总是穿着她在县城实验学校的蓝色校服以及白色的鞋袜,那时候是夏天,我们都穿胶质的凉鞋,口中经常用白话(粤语)和客家话混合一起和我们说话。她一到来,我就感觉她和我们“不是一个群体的”。当然啦,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有:城里人和农村人这样的区分,只是感觉她不同。

小莹和小豪,以及我三个人一样,都是90年出生的,比我们都高了半个头,我们只是到她的耳边,我们那时候总是在比谁更高,所以小莹总是获胜。现在回想起来,和我们这些郊区乡村长大的小孩不同的是,小莹身上总是有种特别的元素,她有时候可以沉默的独处,有时候很活泼,有时候很成熟处理一些我们的纠纷,比如我和小豪闹矛盾的时候,她总是过来劝架,并制止我们吵架。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一句话:矛盾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早熟和敏感。

“哎呀,你们不要打架了!别吵架,好好说话,就知道吵吵闹闹,不要这样!”

她比我们都高,总是很自信的语言和姿态,我们都听她的话,已经是我们默认的“大姐头”和“孩子王”,但她并没有很霸道,反而有时候会和我们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比如:做朋友要讲和气,要相互帮助…

她一直都没有和我们介绍她自己的名字,后来,她在做作业的时候,我在一旁看到她书的扉页用圆珠笔写了她的名字,这时候才知道,她名字有个莹字,其他的字我当时并不认识。她做作业总是能快速沉浸下来不说话,我们就在她做作业的客厅打打闹闹,她可以不理会我们做自己的事情。但有时候她接到和她母亲的电话,说话就很容易生气,紧皱眉头。

……

后来,我们搬离了阿豪家在院子的房子,我们在隔壁买了一块地建了房子,这时候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小莹了。

在去年,我听老爸说起小豪的姑姑,也就是小莹的母亲家里的故事,小时候的深刻记忆瞬间被唤醒,再经过昨天去阿豪家里和他聊起小莹的事情,一些对小莹的故事才开始清晰。小莹父母从小就离异了,而她母亲带着她经历数次离异,小莹的母亲喜欢打麻将,经常疏忽对女儿的关心,有时候她就会被母亲送到小豪家里,和我们一起玩,因为方便母亲去外面自己玩。有时候小莹需要关心时,她母亲总是给钱让她买,沟通实际上不算多。

做过社工,我知道这样的原生家庭意味着什么,也能理解小莹在小时候,一些在我现在看来很不同的地方也能被我理解了。

想起小莹的事情,我还是会回忆到她小时候和我们一起玩耍的样子,那时候她也还是非常开心的。很难相信她会在不到30岁的年龄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我写这篇文的时候,每次想起她在过去和我们一起玩耍的样子,再回想到她的离开,一些淡淡的伤感就慢慢起来了。

“你知道这像什么吗?就好像我正在家里吃饭,突然有人和我说,我的一个童年小伙伴死了,突然来的就是怔住,不敢相信会发生这种事情。”我和阿豪聊到,当我在去年听我老爸说起小莹家里的事情时的感受。

“敬我们的友谊,还有她的离开和遗憾。”

我和阿豪喝茶到了最后,我和他碰了一下被子,想了一下,我说起了这句话。

到了晚上差不多12点钟,我离开了阿豪家里走出外面的G535国道,慢慢向我家走去,带着聊天的畅快和后面淡淡的忧伤,又像这国道上的昏暗路灯一样,给黑夜染上了一点点昏黄色。

逝去的人与事,不会再回来了,希望小莹的母亲能过得好一点,她也是一个失去了很多的人。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一个童年小伙伴的去世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