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个人观点 > 正文

COVID-19新冠疫情导致越来越多个人案例在不断的非自然死亡,充满怒火的我,应该怎么面对依旧唱赞歌的人?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11-03 00:12:26,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今年看到一个小孩因为受伤而不允许出社区看病,在经过各种尝试无果后,导致这个三岁的孩子死在了自己父亲的怀中……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在我非常恼火的心理又增加了一些愤怒,我知道,在这之前有很多类似的个案了。前几天,我在网上留言说:一切都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关于疫情从开始到现在的致命程度,以及病毒的变化,还有这个国家发生的一切事情……只要能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就不再复述了(服务器在海外,百度是搜索不到我的网站的。)

我是一个向来很不关心政治的人,政治敏感度也很低,但在最近两年,我居然开始关心了,随着我不断的关注着一些事态的发展,我发现自己对国内的未来充满了不乐观。太多人遭遇了死亡和各种不幸。因为言论审查,甚至一些科学家或行业大咖,比如政治专业、历史专业、经济专业、新闻媒体专业等,很多专业人士的账号被无情封杀。

再者就是死亡不断……COVID-19疫情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很多人是非自然死亡的,我甚至认为因为疫情伴发的死亡比病毒本身导致的死亡人数更多,比如因为封锁社区得不到救治的弱势群体(无法及时就医或饥饿与痛苦中死亡的老人与残疾人等),因为封城导致的心理受创自杀或疫情导致封城而失去工作后,无法养活家庭与还贷而自杀的…也许还有一些人是因为长期被封锁家中而遭受到家暴的人们,有研究发现,疫情导致长期受困家中而增加家暴,我不附资料链接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关键词。

因为疫情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各种形式的限制与封锁也在不断的增加。一个政治命令传达下来,很多人开始严格执行,甚至包括我刚刚第一句话提到的三岁小孩死亡事件,这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彻底的“平庸之恶”和“程序之恶”。在今天这个三岁孩子的事件中,负责封锁的人员看着小孩陷入晕厥和生命危险,依旧秉持无所谓的态度,导致最后小孩死亡。引发了这个社区很多人不满之后,竟然有3辆防爆警车抵达现场吃盾牌和警棍面对社区居民……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谁下达的命令,我也知道我反抗不了这些东西,但是我可以做些什么?那些依旧在唱赞歌的人,我认识的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社交圈,歌颂导致这个系列事件的The party。

之前也有类似的事件,孕妇在医院门口流产,一些人因为没有核酸报告不让进医院而死在门口……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还是这个孩子让我印象最深最深,这个小孩生在疫情期间,也死在这个时间里。我的怒火彻底点燃!我没法反抗这个超级集团,但对于我身边那些依旧在唱赞歌的人,我是否可以做些什么?比如直接删除与他们的联系方式,删除QQ好友,微信好友…

这也许是一个我觉得挺好的办法,但我可能要删除很多人……也许我找一些唱赞歌最多的人删除吧,并说明原因,希望被删除的人能知道这种行为令人多么厌恶。

2022年4月份,张文宏医生已经公布上海疫情死亡率0.0178%和早期武汉新冠肺炎死亡率的最高5%有极大差别……但未来可以预见的超长时间不变的政治和领导人将会带来的越发严峻的言论审查,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最直接的科学证据了。数据不被公布,科学的真理不存,这就是一片科学荒漠。

最后,我很少在家里谈政治的事儿,前一周,因为The part负责人“超长上岗”事件,我和刘晨曦谈了很多这些事儿(比如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和影响,以及是否会走以前恐怖的老路等等),晚上她开始失眠,她很少这样,她和我说:她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政治…所以我隐而不发,但今天的事件,真的让我彻底怒火。

前一个月,因为我们当地招聘记者,我已经过了第一关,在考试的时候,我有很大的概率选上,但我还是临场放弃了,因为我知道未来只会更严格审查舆论,假设医院发生了医疗事故,有可能被允许报导吗?生在国内的我当然知道:绝不可能!类似的事情,与记者的职业操守有直接冲突,记者只是喉舌而不是客观报导的媒体,这个行业彻底在这个国家失去了它本该应有的价值,因为它被打上一个烙印: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喜欢权力的人通常会比较强势,这也意味着不喜欢道歉和承认错误,并且还不喜欢承担错误带来的结果(也许会结果需要承担,但更多是其他人分担),这就导致必须有人要接受这些“错误结果”,这就是苦难的由来之一。尤其是这种人不受约束的时候,这才是最可怕的。

为何这么说?看看因为在为人们鸣不平的这篇怒火文章内,我依旧用了非直接的词语就可以窥视一点了。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COVID-19新冠疫情导致越来越多个人案例在不断的非自然死亡,充满怒火的我,应该怎么面对依旧唱赞歌的人?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