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高清电影收藏爱好者,喜欢的资源主要收集有这几个方面:越高清越好:至少是蓝光片源(单以分辨率来算1080P),4K更佳,HDR我很喜欢,DTS 5.1或7.1声道,如果没有多声道就DTS双声道或杜比TrueHD。
文章改变:我对原文做了一些修改,以及更新,修改了包括一些关于音频可能解释错误的地方,更新了关于HDR这种最新技术的释义。
欢迎纠正:我本人也非专业人士,只是多年来热爱收藏喜欢的高品质视频,一些技术释义或用语也许会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本文对转载的原文“电影资源名称与含义的介绍”做第3次修改
本文资源分别来自这2处地方:
电影资源格式范例:
Avengers.Endgame.2019.2160p.BluRay.x264.10bit.HDR.DTS-HD.MA.TrueHD.7.1.Atmos.MKV
分别为:
- Avengers.Endgame:电影名称
- 2019:上映时间
- 2160p:分辨率(清晰度)
- BluRay:电影来源(有时候也代指视频清晰度)
- x264:视频编码
- 10bit:色深
- HDR:高动态范围
- DTS-HD.MA:音频编码格式
- TrueHD.7.1.Atmos:7.1环绕音效
- MKV:视频“封装”格式
评论:从标题可见,这个视频是4K分辨率的无损版本,有着10位的高色深,可以让视频颜色表现出色,并且结合了HDR技术,更把视频的细节和色彩进一步提升,视频还分别内嵌DTS和杜比两家不同的多声道无损格式音轨,可以让人选择不同的环绕音效,前提是你必须拥有环绕音响系统。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配置”很高的电影资源,一般这种视频,容量通常会在20GB以上。
我会按顺序分别解释。
1. 清晰度
720P:
720P 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数达到 92.16 万。
SMPTE(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协会) 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 1080P、1080I、720P(i 是 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 是 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
720P 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72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这是高清视频的最低标准。
1080I:
1080 线隔行扫描,分辨率为 1920×1080,仅次于 1080P,比较少见。
1080P(Full HD简称:FHD):
1080P 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数达到 207.36 万,它是 720P 分辨率的 2 倍。
1080P 带来的高画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视听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强,保证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产品不会过时,具有很好的超前性。随着 1080P 片源的不断涌现,1080P 产品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另外,一些压制组喜欢裁黑边,所以可能最后视频分辨率高度不足 1080 。
4K(Ultra HD简称:UHD):
4K 分辨率是发展的趋势,分辨率为 4096×2160 像素,像素数达到 884.73 万,它是 1080P 分辨率的 4 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
8K(UHD):
8K分辨率是指宽度约为8000像素的图像或显示分辨率。8K UHD(7680 × 4320)是Rec.2020(UHDTV)标准中定义的最高分辨率。4K解析度推出後,8K显示分辨率也接踵而至。视频分辨率越高,要求播放的硬件配置也越好。
2. 电影来源
CAM(枪版):
—— 珍爱生命,远离枪版
CAM 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
TS:
—— 只比枪版好一点
TS 与CAM版的标准是相同的。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好。但画面的起伏很大。常出现的有一般TS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版。
TC:
—— 基本也可以忽略
TC 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很多时候制作TC使用的音源来自TS,因此音质很差,但画面质量远好过TS。如果不是太讲究的话TC版还是不错的选择。
DVDSCR:
—— 最差也要看这个
预览版的或者是测试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从预览版 DVD 中获取,通过mpeg-4技术进行高质量压缩的视频格式。能比DVDRip早发布,但画质稍差。(经常有一些不在黑边里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消息,包含版权和反盗版电话号码 ,会影响观看。)如果没有严格的划分它的画质应与TC版差不多。
DVDRip:
—— 比较理想的版本
DVDRip 是从最终版的DVD转制。质量应该是最好的。将DVD的视频、音频、字幕剥离出来,再经过压缩或者其他处理,然后重新合成成多媒体文件。一般来说,DVDrip由影音文件(后缀为avi)和字幕文件组成。
TVRip:
—— TV转制
TVRip 是从电视(最好是从数码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捕捉)转制的电视剧及接收卫星接收到的节目,然后通过电视卡进行捕捉,压缩成文件,我们看的很多综艺及体育节目都是TVRip。有些电视剧也会使用TVRip的方式进行发布。
HDTV:
—— 主要是连续剧
直接从高清电视卫星信号转录的,可能有马赛克,有台标,但速度快,一般是连续剧的片源格式,有时没有出 BluRay 也没有 Web-DL 版本的用此版本压制。
HR-HDTV:
—— 连续剧不错的选择
HR-HDTV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压缩技术对HDTV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然后将视频、音频部分封装成一个.avi或.mkv文件,最后再加上外挂的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 画面清晰度更高。
HDRip:
—— BD之下,万人之上
HDRip=HD-DVD Rip,即HD-DVD高清转制,一般简写为 HD,效果好于一般的高清转制。
BDRip:
—— 高清之下,普通清晰度的王者。
BDRip = Blue-ray Disc Rip,即蓝光高清转制,一般简写为 BD,效果比HDRIP还要好。
Web-DL:
从正版渠道网络下载的资源,在没有蓝光片源的情况下一般使用该版本抢鲜看。
BluRay:
即官方发行的蓝光碟,有欧版、美版、CEE(中欧及东欧版)版,还有CC版(标准收藏版),画质最高。各大压制组大多采用此版本。
下面这几种比较少见。
Director’s Cut:
—— 导演剪辑版
主要用于碟片发行中,因为出于商业的、票房的原因,在影院上映的影片未必是导演最终剪辑后的版本。故而碟商们推出了所谓导演剪辑版,与影院版有所区别,也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追求“原汁原味”的观众的要求,同时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导演剪辑版与影院版,有的差别较大(无论是放映时间还是镜头),有的则差别不大,因人因片而异。至于艺术成就,更是很难笼统而言。因为有人看重导演的主动权,但导演剪辑版也可能不如影院版更精炼,见仁见智而已。
Unrated:
—— 未分级版
也就是没有根据不同观众对象剪辑,比较完整、原始的版本。(俗称未剪版)。
指的是没有在MPAA(美国电影协会)审查的电影。现在指的是一般的电影的最初为剪辑版本。一般包括大量暴力色情粗口的。是导演最初剪出来的片子。经MPAA审了片子之后就会定级。诸如。R、NC-17、PG13、PG、G (越往后越合家欢)等。
Extended:
—— 加长版
情形和导演剪辑版类似,很多的加长版是用来圈钱的,有的干脆就是把花絮里的删除段落直接加进去,也就长了几分钟而已。也有很厚道的,比如指环王的加长版,一部就加长了近50分钟,肯定对剧情有影响的。
3. 视频编码
H.264 / AVC:
H.264 是 MPEG-4 第十部分,是由 ITU-T(VCEG)和 ISO/IEC(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
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64/AVC(或者AVC/H.264或者H.264/MPEG-4 AVC或MPEG-4/H.264 AVC)。
H.264 支持硬件加速(GPU),俗称硬解码。
H.265 / HVEC:
H.265 是 ITU-T( 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5 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4 ,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大部分情况下比 H.264 更好。
X.264:
X.264 是一个开源的 H.264 / AVC 视频编码器(基于该格式),是最好的免费视频编码器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免费的蓝光视频编码器。
X.264 不支持支持硬件加速(GPU),依赖于 CPU 软解码。
X.265:
X.265 是一个开源的 H.265 / HEVC 视频编码器(基于该格式),跟随 H.265 的改进内容。
4. 音轨
Dolby Digital(DD):
在DVD上被称为AC3格式,支持5 .1声道环绕音效。
Dolby Digital Plus(DD+):
Dolby Digital格式的增强版,支持更高的比特率和7.1声道环绕音效。
Dolby TrueHD:
MLP无损压缩技术的增强版,支持多达8个声道的无损编码音频。其对手是DTS-HD MA。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其对手是DTS:X。
DTS
全称是“Digital Theater System”只是公司名称,其开发的相关声学技术或标准通常以DTS+XX表示,如DTS-HD MA。
DTS-HD:
属于一种标准,HD全称简称“高清”,全称是“High Definition”,90年代出现,指当时DTS公司开发的音频技术用于高清领域,如:DTS-HD MA。
DTS-HD能编码和解码的DTS格式有三种:DTS-HD MA、DTS-HD HRA、DTS-HD DS
DTS-HD MA:
MA全称是“Master Audio”,主要用在蓝光光盘上,由DTS公司开发的音频编解码器,本身比较强大,甚至可以兼容一些没法识别无损格式音频的设备(一般是老旧或低端设备)使用,比如某个视频文件中的音轨是DTS多声道无损格式的,通过DTS-HD MA编码就可以让它们也可以放映声音。
DTS-HD MA可以制作7.1声道或5.1声道,一般看到的简称是“DTS-HD MA 7.1”和“DTS-HD MA 5.1”,也可以制作双声道,简称是“DTS-HD Master Audio 2.0”。除非DTS特别标注,否则一般看到DTS-HD MA-XX之类的标示,其音频即为无损格式。DTS-HD MA和对手是Dolby TrueHD。
DTS Digital Surround:
目前在DVD上使用的格式,支持5.1声道环绕音效。
DTS:X:
DTS:X技术是开放式的新一代的编解码标准,同时也是基于对象的多维空间音频技术(以下简称MDA),它的对手正是现在火热的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5. 封装格式
AVI:
—— 廉颇老矣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
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面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随着观众对电影品质要求的提升,AVI格式已经基本GG了)
MKV:
—— 后起之秀
MKV(Matroska Video File)是一种视频封装格式,本身是一种容器,可以把各种视频,音频和字幕等内容封装到一个文件里面的格式。
MKV 是开放、免费、没有限制的格式,开发者承诺大家可以自由使用这种格式 和 该格式所开发的软件,不会在这个格式普遍的时候变成一个商业的项目。
MKV 可在一个视频文件中集成多条不同类型的音轨和字幕轨,而且其视频编码的自由度也非常大。
MKV 通常用来存储对画质要求高的视频,往往是 高清 或 蓝光 的推荐格式,所以文件更大。
MP4:
—— 兼容性强
MP4 是 MPEG-4 的简写,是由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这个组织制定出来的一种视频封装格式,H.264 和 H.265 就是它们搞得。
MP4 最出名的是兼容性,在早些年移动设备上播放效果很好。
一般来说 MP4 的画质比 MKV 的差一些(具体还要看其他压制参数),但文件往往更小。
6、颜色与亮度
HDR: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并不是特指某种格式内容,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技术的泛称,例如犬科包括了狗与狐狸。 HDR10, HDR10+和 Dolby Vision(杜比视界)等行业标准也是使用HDR技术的。想要欣赏HDR内容,硬件设备需要支持,如支持HDR的显示器或投影仪。
相比传统图像,HDR图像提供了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HDR技术就是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低动态范围图像),通过将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合成为最终的HDR图像。因此HDR技术所呈现的图像会更好的展现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简单的说,使用HDR技术的电影,其颜色更饱满、细节更多,黑的更黑,亮的更亮。
SDR:
标准动态范围图像(Standard Dynamic Range)也是传统的影视图像标准,在HDR技术普及之前,过去的1080P图像动态对比都是通过SDR技术呈现的,不过它的动态范围比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动态范围要小上很多。
bit:
颜色深度,bit值越高,色彩显示效果越丰富,一般电影有8bit、10bit、12bit,也许未来有更多。。色深越高,容纳的颜色就越多,越能够在色彩的过度渐变方面做的细腻,因为颜色渐变更自然了,观感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bit数值之间差别极大,如8bit(1670万色)和10bit(10.7亿色)相差60多倍。
7. 其他
3D:
顾名思义,需要 3D 眼镜观看。
IMAX:
IMAX(即 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汉语发音可读作“艾麦克斯”)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随着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电影比例和大小已经不难满足了,所以出现了 IMAX,相比以前 IMAX 的尺寸更大、同一画幅下的内容更多。
IMAX+3D的技术首次出现在电影《阿凡达》中。
8、知识点拓展
1、“Ultra HD Premium”认证标准:
为了避免UHD 4K影像规格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由电视制造商、好莱坞制片商等影视相关厂商组成的UHD联盟(UHD Alliance)在2016年CES大展中公布了“Ultra HD Premium”认证标准,这些标准包括:
1. 分辨率:画素必须达到3840×2160以上。
2. 色彩深度:必须至少支持10 bit。
3. 色域:实际色彩显示能力至少要超过DCI-P3色域的90%。
4.HDR(高动态范围):所谓的高动态范围,指的是画面中最亮与最暗的对比程度。高动态范围的界定有两套标准,针对LCD电视亮度比较高的显示器材,亮度范围须达到0.005与1000 nit(尼特:亮度单位);针对 OLED TV等亮度较暗的显示器材,同一画面最暗与最亮须达0.0005与540 nits(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