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个人观点 > 正文

我在街上看到中学时期的学校霸凌大佬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09-01 19:44:21,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D村的张xx手工宰鸭店铺,自家的鸭子”

今天和我老妈出街买菜,看到在过去我们中学时期,一个经常在学校带头欺负其他同学的人,我这里简称他“张”。张在我们的县城开设了一家屠宰鸡鸭的店铺,当我从50米之外的地方看到他时,张系着一个宰杀家禽的围裙坐在他的店铺门口休息。我还看到了他的妻子也在店铺里面。

张用自己的名字给店铺命名,并且有详细的居住地址和电话号码。我很佩服他的胆量,因为在过去他带头殴打或欺负了很多当时我在中学时期的同校校友。

张和他的伙伴们

我们的中学时期是在一个乡下中学度过的,在这个中学所在的当地,有好几个大的自然村,其中有几个村是以野蛮好斗而在当地出名。分别是D村和X村,在这两个村之中又以D村更胜一头。

这个村在每一届的中学生当中,都出现几个打架斗殴次数频繁的人,并且整个县城当时最好斗的混混也是D村长大的。D村的部分学生几乎成了中学的霸王,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敢针对他们,他们总是一伙人一起行动。有时候在学校的后山里,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与一些几乎同样的不喜欢上学的女生约会。或者与一些他们的伙伴一起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零食吃。

在这群专门欺负(殴打)其他学生的霸凌人物之中,张是其中的几个老大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刚吃完中午饭到学校,看到以张为首的一群人,大概有20多个,他们都站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吃东西。当时我就知道有人要遭殃了,因为在过去他们这群人每次在聚在一起吃零食人数并不多,一旦发生群体打架事件之前就会一群人聚在一起,他们在学校课堂内就已经商量好准备要攻击的学生对象了。

群殴一个人的深刻印象

我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一位看起来身材高大的男生(我称他为“谭”)从校外走了进来,他是M村的人,M村也是一个大型自然村,但并不以好斗而著称(我不太确定谭是否来自M村,我只是在M村见过谭)。张为首的一群人开始跟在谭身后,很快就走到谭的面前对他说:听说你很拽啊?

说完就开始打,一群人围着他在教学楼前的旗台旁边拳打脚踢,我已经看不到谭的身影了。也就是几个呼吸的时间,谭从这些殴打他的人群中跑了出来,最后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再次被截住了。谭这又被张这群人淹没了,我看到他被推在墙角的玻璃窗下,只能听到“咚咚”的拳打脚踢的声音,玻璃窗也发出了“碰碰”的震动声。我永远记得那种声音,玻璃窗因为十几个人对着一个人在墙角下拳打脚踢,产生的震动让玻璃窗也发出声响。

大家在看,我也在看……我至今想不起来我当时我是什么心情。

大概过了十几秒钟或者半分钟,很快的,张为首的一群人散开了,谭还保持着双手抱头和弯曲双脚的姿势,他很快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他的短袖校服布满黄色污渍,那是我们这边红土的颜色,我猜测是其他殴打他的人在用脚踢或踩他的时候留下的。谭的校服领口的扣子不见了,校服从另外一个肩膀耷拉下来,漏出了他的肩膀,上面也是红土的污渍。他的头发就像鸡窝,脸上的红土污渍被眼泪划过之后,又被人拳打脚踢弄得一片污渍。

没有人去看望谭,他就一个人爬起来之后,回到了自己的班里。

张为首的一群校园霸凌者欺负(殴打)过的人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和张并不熟,所以没有总是跟在他身边,看他殴打了哪些校友。但我的其他男同学们总是在聊天时会提到张和他的伙伴是如何殴打别人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男同学们似乎带着羡慕,的确,在青春期,一个人带着一群“小弟”看起来是很威风的事情。

张和他的小伙伴,让我想起一个并不好笑的网络东北三省的段子:你愁啥?瞅你咋地?打!

张和其他霸凌者通常会“看别人不顺眼”就进行攻击,并不是别人侵犯他的情况下做出的反击,有时候张的其他伙伴对某个男同学有意见,他的小伙伴也会把张叫一起,去殴打那个实际上和张没有关系的陌生同学。

看到群殴带来的影响

在青春期,我看到一个人被十多个人围在墙角群殴的场面,墙上的玻璃甚至发生了碰碰的响声,一直让我难以忘记。大概在2011年左右,我在广州搭乘地铁,看到有一个中年男子拿着他的“凶器”对着一个女生的屁股在用劲儿的戳,我看到没人出面,这个女生几乎奔溃但又没有向别人求救,我上前制止了他,这个女生快速逃离现场去了另外一节车厢。我推测这个女生已经受骚扰很长时间了,我当时正在看书没有发现,当我抬头看到这个景象时,那个女生正在低着头,缩着自己的肩膀站车厢里不敢说话,而那个性骚扰的男人就在她背后肆无忌惮的做着这一切。

后来又遇到了几次的类似事件,我都帮忙解围,现在回想起来,很大原因是在我青春期看到同学被人群殴,无人帮忙的情况让我受到了影响。

我的行为和反思

谈到这个事情,就不得不提到我,实际上我在中学时期也做得并不好。那时候我在学校的行为经常两极分化:我从小学开始就养成阅读习惯,经常在课堂上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或科学报刊,在阅读时我总是可以坐一天,这是我“斯文”的时候,但有时候也很调皮,或者说我的那时候的行为有一些细微的侵略性,比如我前面有两位女同学,有时候我向她们借东西会直接用戳一下她们,有时候她们的背靠在我的桌子上,我会突然把桌子往后拉,看到她们差点摔倒的恶作剧,我那时候是开心的。

天道轮回,终于有一天,捉弄他人这件事发生在了我身上:在一个下午,我和同班的另外一个男同学(我叫他为“黄”)发生了矛盾,事实上是因为我和他有一点口头上的争议,然后开始对我说脏话,看到黄同学个子瘦小我就开始动手揍他,他很瘦小,可能这让我没有压力。他哭着出去找了另外一个高年级的男生,那是他的一个亲戚(堂哥或表哥)堂哥很大块头,他把我揍了一顿,并给我的两个眼睛送了一副“墨镜”。

反思和道歉

事实上,在我揍别人,别人又带其他人揍我,这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对我那个同学怀恨在心,反而是我被人揍之后就不在捉弄我的其他同学了,这是对我的一种教训,在犯下更大的错误之前被人用暴力制止了,这是有因果关系,我一直也没有讨厌黄同学。大概在6年前,我做了社工,接触了一些校园欺凌的案例,才深刻知道欺凌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想尽办法加入了我们中学同学群里,在进群的第一时间就写了一段很长的文字向以前被我捉弄的同学道歉,我讲明了我这么做的原因,也谈到我过去做的一些蠢事对他们感到深刻的歉意,我特别提到了黄同学……最后我说:我知道我这样子的道歉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法改变了,我也不知道我能继续做什么,我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幸福和开心。

我没有提到请求原谅之类的话,因为我很不喜欢这种带着“道德要求”话,我也不觉得他们应该原谅我,毕竟有时候你对一些人造成了某些伤害,但作为伤害制造者的本人还不需要付出代价,这本就是极不公平的,抱着最大的诚恳去和别人道歉,这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所以要求别人原谅这种话是从来都没想过的,这要多无耻的人才能说得出口呢?

无故伤害最刻骨

刚刚我分享了自己因为欺负被人,都被人揍的事情。这是属于“有因果关系的伤害”,虽然这种伤害是自找的,也正因为如此,更容易达成“自我谅解备忘录”。

无因果关系的伤害是最严重的,就像我刚刚分享张的故事中,只是因为“看你不顺眼”这种“你瞅啥?”的主观意识原因,就招致别人恶意攻击的行为,伤害最大,被伤害人无故遭人攻击,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巨大伤害,身体的伤容易治愈,而心理的伤可能影响人的一生。试想一下,在青春期一个人的思维、心理正处于觉醒阶段,人对自我思考和同伴心中“位置的摆放”意识正如刚刚燃起的火焰,突然就被一盆冷水浇下来,自尊被全校众多同学眼中看着被别人践踏,人格和脸面被人踩在地上摩擦…

早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乡村学校条件落后的原因,心理受创伤的同学是没有心理咨询这种渠道的,带着心理创伤持续生活,成年后的影响就容易爆发出来。比如容易导致:缺乏自信心、抗压能力差、敏感、性格扭曲或情绪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在过去我遇到的一些案例中,有些童年受到创伤的人甚至会对自己家人也诉诸暴力。

校园暴力在发达国家也不少见,这些国家校园有更多手段可以面对这些问题,虽然如此,但霸凌行为依旧屡禁不绝,受到伤害的人在心理疏导之后很大可能会持续影响,只是这个程度被减轻了,但并不意味着它彻底消失了。

家庭教育对小孩的引导是最重要的,保护弱小而不是欺负,这是的品格的第一步。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我在街上看到中学时期的学校霸凌大佬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