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阅读分享 > 正文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发展中国家的人似乎都应该看看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03-23 19:27:14,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上世纪50-2000年代初的小镇与化学工厂的故事

推荐指数:★★★★★

作品类型:纪实/非虚构

推荐理由:想象一下,一些和工业有关的癌症,爆发或出现最多的地方在哪里?或在哪些年代?

有时候我在想,这种直接和工业有关的癌症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可以用某种“落后致癌”称呼来描述。这本书里面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初,汤姆斯河这个小镇为源头,讲述了历史上关于致癌原理、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它们的发展经过等知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几点,甚至有些方面并不是和书本所描述的癌症有直接关系,:

1、知识:讲述了最早发现癌症的典故之一,数百年前英国流行烧煤而需要一些年轻人裸体钻进烟囱清灰的行为,导致这类人群罹患睾丸癌高度集中 ,最后发现因清洁不力导致煤焦油粘附阴囊诱发睾丸癌。这说明致癌物随处可见,但和接触时间与量度有关。

2、机遇:汤姆斯河镇最后被因为一系列的因素,经历数十年,小镇的癌症罹患率终于引起关注,这个过程极为艰难,又带着幸运式的巧合。

3、公正:在美国这种民主式的国家,也存在极多的政客利益相关的因素,或关注相关问题,或不关注,一切都是利益。公正来得太迟,部分参与调查的人员因此而得罪某些利益机关不受待见,最终几乎断送了本可良好发展的职业生涯。一系列对当下和历史证据的追踪后,受害者和致癌工厂的“超级大官司”最后出现了,但没有歉意和承认,最体面的是“和解”,即:我不会道歉和承认问题,但我可以赔钱,受害者和其家庭成员也是一脸懵逼、痛苦与无奈,但如果不接受“和解”可能拖到最后,连赔偿都将成为问题。职业伤害难以鉴定和追踪,即使是现在的发达国家。

4、矛盾:汽巴化学工厂(生产染料)是本书的致癌源头,最初很多该工厂的工人站在他们所在的甲方,为付款的工厂方面辩解,但最后他们被抛弃了,他们成为反对的声音之一。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系列的戏剧性事件。

5、牺牲:很多成功的背后是牺牲了其他事物的成全,以这本书为导线前推:英国的“雾都”,美国的“毒镇”,瑞士的“化学河”……这些典型的事件发生在过去包括现在来看,都是最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与物为发展而“买单”。

在经济相对落后时期“为此买单”的过程似乎成为必然,在车轮的历史中,有很多国家都如此,既然有太多国家为参照,后面的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尽量降低这种“买单”的成本呢?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毕竟在发展的洪流之下,普遍模式为“先破坏再治理”,顾忌太多可能影响进程……so~最后这段话当我没说好了,因为这也算是矛盾点之一,落后意味着人类指数低,自然寿命短,艰苦,疾病等更普遍……急于脱离这种环境似乎是普遍人们的想法,如果这时候去强行干涉和要求,即使有这种权力和义务,这也有一定的道德绑架。如果能像电影《童年的终结》那样,突然某天有人带来安全、能源、粮食和没有疾病的环境,谁又想过这样的生活呢?

很多美国有关“生化怪物”的电影,以本次事件或其本土的类似事件为原型创作,常见于80-90年代,其套路如出一辙:某个小镇因倾倒化学废物(或化学泄漏)导致某种动物变异,之后与人发生冲突,最后经过系列战斗,主角喜抱美人归……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发展中国家的人似乎都应该看看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