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迈克尔的第一本书《再会老北京》喜欢这种非虚构纪实的风格,作者本人也更接地气的居住在老胡同,与各类阶层的居民均有来往……
但是到了这本书,他描述自己回到东北丈母娘家的一些事儿,前两章的内容与再会老北京这本书类似,但到了后面,他经过小部分的地点走访后,就开始结合某个事件、建筑等,大量的堆砌文献,以及描述他与女朋友的事情。
他的这本书名字是《东北游记》英文书名是《IN MANCHURIA(在满洲里)》也许他把这本书称为《我眼中的东北》或《我在东北的小探访与东北近代史》诸如此类的也许更符合本书。
在2017年我和刘晨曦去了东北,因为她过去曾在东北上学,在她的眼中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东北相对南方,就像欧洲的小国家,有更多异域风情的存在。我们去了东北后,首先在大连、长春之类的大城市呆了,并且四处走访与当地居民沟通或观察他们的建筑、行为、饮食等等。
随后我们去了郊区和农村,与在地里的农民沟通或城乡结合部的人攀谈,向他们了解现在的东北与过去的东北不同之处。
而在迈克尔这本书中,我极少看到类似的内容。就像他走了一些地方后,开始查阅文献,然后口述历史,期间掺杂了他和丈母娘一家人的某些生活。我个人认为,他描述的这本书,与他的第一本书存在的巨大不同,也许是他在东北生活时间较短,并且他没有在那里固定工作,更难以接触到当地居民,似乎他的观察力相对于他的同期“朋友”海斯勒,更值得他去学习。
观察力与文字的描述,通过海斯勒对自己家庭的描述,我们知道:除了后期接受的课程与训练,这是与家庭环境也有关的。但观察力是可以练习的,花更多的时间去走访、观察、拟定大纲,也许比查文献更重要?
很不好意思我第一次写一本书这么的不客气,因为之前我在写我毒的第一本爱情小说《时间旅行者与他的妻子》也只是抱着一种开玩笑的态度,因为我对那种类型的书毫无兴趣,但我对感兴趣的书却没有达到我的阅读预期(重点是与第一本书差别巨大)这才是让人不喜欢的原因。
最后,这本书我看了一半,当我看到她花了几章描述女友时,我放弃了。并且,这本书一开始我抱着巨大的期望,就像他的第一本书一样,我在简体版本还没有出版时,提前购买了繁体版本,结果,我错了。
推荐指数:⭐️⭐️⭐️
作品类型:非虚构文学
作者名字:迈克尔 麦尔
推荐理由:如果你从未去过东北,但对东北又有足够的兴趣,也许你可以看看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有大量文献描述,也许与书名存在某些不符,但对于了解东北历史,却是挺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