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这次的探访没有遇到小镇上驻点的双百社工们,我对社工站所在村子的部分村民做了一些访谈,以及在社工站外看了站点的设施和环境。
前言
早在2016年前,我还在企业工作时,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徒步或骑行的方式走访粤北大部分地区(韶关市仁化县周边150公里范围),后来干脆辞职转行成为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的一个社工,大约做了4年左右(于2019年下半年离职)。我个人好奇心强、乐于分享、健谈等原因,加上身处社工圈,也就对社工方面的信息有不少了解。在我听说出了“广东社工双百计划”后,我在它们网站公布的“双百社工驻点”了解后发现。
嘿!距离我家十公里左右的一个小镇上,也就是仁化县郊的董塘镇,是粤北双百社工站点之一。我很好奇他们的工作方式(与广州社工的区别),以及他们社工站现在的情况,于是就准备去拜访他们。
董塘镇和卫星城
董塘镇的面积不小,大约为200平方公里,是广州市天河区面积的2倍。分布17个村委,2个居委(2011年数据)。因为我小时候就有同学在董塘镇居住,我自己大概每年会有1~2次左右的机会去这个小镇,主要集中在过年期间,因为董塘镇距离我所在的县城郊区较远,对于鞭炮的管辖力度较松,我可以买到一些威力更大的咳咳…综合以上几种因素,我这个距离我家十公里远的小镇有一定了解。
穿过董塘镇前往5公里外的郊区,有当地著名的“双峰寨”抗战时期得碉堡景区,让这个小镇更有一定的知名度,因为如果你想去景区,就必须穿过小镇,这是唯一能提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董塘镇紧挨着凡口镇,这个卫星城小镇依托作为亚洲最大型的单体铅锌矿山之一而建设,可谓“福泽周边”,不少董塘镇当地人在此企业工作。结合数个因素,董塘镇在韶关周边约110个镇街中的知名度是排在前列的。当然,在过去这个小镇的污染也和这里的矿产一样出名,我在童年时期看过几次当地的不少村民,因此事而到仁化县Z.F门口“参禅打坐”,场面十分壮观。我对小镇虽不太熟,但记忆却很深刻。
双百社工站的探寻之旅
从双百网站公布的资料看,他们的社工站点在南湖村,村子在进入董塘镇的入口处右拐1公里左右。探访的过程不算顺利,我在2018年2月过年第一次开车去过探寻社工站,当时我到达“南湖村委”后,因为是过年期间,发现那里没有人,外面也没有社工元素,当时就觉得可能找错地方了,于是问了周围的邻里,终于问到一个阿姨,她恰好在村委工作,她表示:现在的社工不在村委办公驻点,而是在南湖村的新广场,因为她忙于自己的事,我准备自己按照理解的谐音词,去找那个地方,结果没有找到。
第二次也就是前些时候的2018年4月清明节,因为我加上请假回去扫墓,因此总共有5天时间。家里的墓地提前扫完,我也就有时间去探访了。我还是到了原来的南湖村委,村委干部都在上班,于是找到一个大哥,问清楚了是在哪里了!地点:南湖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南湖村广场。
我拍摄了全景图Po到了Google地图上,如果你有能力出去,可以看看:点击地址
来到双百社工站点
这次是我和刘晨曦一起来,社工站距离村委不到1公里,道路曲折,我们还是咨询了两个村民后才找到地方。南湖村广场在董塘中学后300米左右的地方,驻点位置在这个因提倡新农村而建设的文化广场旁边的楼内。我们到达之后,发现这里没有人在上班,大门闭锁。而恰好周围也无村民经过,因此就在楼下周围看看,这是一栋大约100平米左右的2层农村住宅式楼房,从楼下往上看,二楼是村图书馆,在一楼门上我看到了430课堂的贴纸,介绍了开课时间,真是熟悉的名字“430”,这是社工的利用年幼学生放学后开设课后课堂,通常在下午4:30左右(并不是绝对时间)这是很多年幼学生的下课时间,当然,也有社工站以此作为半托管的方式运作,同时辅导部分年幼学生课业,这种安全又免费的托管,很受社区父母们的欢迎。
站点大楼的门的对面十米开外,是一则公告栏,我在上面看到了双百社工计划的简介,以及他们的年度计划,以及他们以往的服务图片墙。我围绕着大楼转了一圈,没有发现空调。在这个广场的夏季中,混泥土广场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而办公楼则就在旁边,势必会被热量辐射炙烤,我不知道这里的社工们是如何度过的,也许430学堂的孩子们也如此。
我们在社工站点外的树下闲聊了十分钟,终于遇到几个路过的村民,他们正在门外的广场上学习驾驶私家车。经过一番询问,原来社工们在这个时间点都已经出去探访了,原来这里有三个社工,二女一男,而男生在去年被调到了韶关市郊的翁源去了,现在暂时剩下二个女生在负责这个项目点。听到这里,我忽然感到有些感慨:驻点在粤北偏远农村地区,难以获得资源协助,他们是如何渡过这几年的?
感想和思考
在与村民聊天的过程中,再关联我看过的双百社工资料介绍,想到了几个问题:
1、内在化矛盾: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社工界普遍存在的团体内在化矛盾,双百社工们的情况是怎样的?
2、物资匮乏:地广人稀交通工具如何解决?以本站点为例,炎热夏天无空调,双百社工的工作环境或工作便利有待改善之处,未来会有变化吗?
3、关怀支持:长期地处偏远地区,大负荷跑村工作,可能缺少团体性相互支持或关怀,双百社工是如何疏导支持的?例如城市社工有团建活动,双百社工有此类活动吗?
4、专业成长:社工专业的成长性支持方面,督导或培训的方式,以及频次是怎样的?支持是否足够?
5、组织孵化:社工其中作用之一就是撬动当地资源(人力物力等),而作为偏远地区的社工,更是应该培育义工组织的服务本地。而从我个人探访看到的服务剪影图片,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来看(就外表看的,不知道准不准确啊)貌似在一些图片上,常看到社工协助当地村民,基本没看到义工的身影。可能也有不少服务,只是没有拍到或者没有张贴出来?
我再次想起双百社工官网介绍中,第一段就是:
……在粤东西北地区……等地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发近1000个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孵化200个志愿服务组织,培育10000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