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两天的周五是机构的年会,因为2020年的疫情导致年会推迟,因此在上周“补充”回去了。在年会现场,各项目站点的人都有来参加,我因为是机构方面的技术人员,考虑到工作方便与大家沟通,以及我个人等原因,我没有在机构总部工作,而是在其中某个项目点占用了他们一个办公位置与其他人一起共事。
我在2020年刚入职到这家机构,是在A项目点,后来在2021年前后,我换到了B项目点。这就意味着,我需要重新熟悉B项目点的新同事,我现在工作的B项目点一起共事的人都是已婚家庭,我在里面是年龄最小的(B项目点有两个办公室,我在其中一个)。因为成家的原因,大家几乎下班后就立刻离开,回学校接孩子放学,或回家做饭。因此我们再工作上会偶尔有沟通,但并不算多,这也本是正常的。直到上周年会后,发生了一些转变。
阿珍的笑
阿珍(化名)是B项目的同事,年龄在40岁左右,同时也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和其他在B项目的妈妈同事一样,她也已经工作至少3年了,在社工圈来说,能在一个机构或项目连续服务3年时间,这已经算“老员工”了。在没有出去探访居民时,阿珍在办公室内总是有很多话与我们说,她经常在说完某句话之后,会带上笑声,即使有时候那句话并不是一个玩笑,但她的笑声总是在的。我能感觉出阿珍与其他几位同为妈妈的同事的不一样,但那时候我刚到B项目,时间不多,我也难以理解阿珍的不同之处,后来我逐渐明白,为何我会觉得她的与众不同:她笑声太多了,但她性格并不是富有幽默感的人,并且她是一个社工。
社工总是服务一些遇到困境的悲苦人们,长时间接触这类人必然容易让人吸收更多负面能量,自我排除已经是个难题,作为一个老社工来说,老神在在的一本正经说话似乎才显得更“正常”,笑容过多在有些时候是反常的,看起来有些矛盾的,可能正是这种“格格不入”的气质,阿珍让我有些印象深刻。但总的来说,她是一个不错的同事,有时候她表达犀利且一针见血,但看到有需要帮忙的人却也主动协助。整体感受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阿珍的哭
在年会期间,作为一个现场记录人员,我一直忙着拍摄和鼓捣相关器材,在年会中场休息时间,大家忙着拿点心和闲聊,我一个人在场地末尾找了一个位置休息。我正在检查相机拍摄的照片,当我抬起头时,我看到距离我5米外,阿珍与机构的创始人在聊天,在哄闹的环境背景音下,我没法听清楚她们说什么,但我感觉她们似乎在聊一些“看起来不开心”的内容。因为在活动现场,大家都在耳鬓厮磨的聊天讨论或自由的拿取点心,只有阿珍和机构创始人站在原地不动并且表情严肃,这种反常的情况比较引人注目。
我没做他想,因为当时相机遇到一点问题,在活动现场跑动之下,我口渴难耐,连续喝了好几倍茶水,之后我继续调试相机。过了大概一二分钟,我再次抬起头环顾全场,想抓拍几张活动氛围的照片时。我看到有些惊讶一幕:阿珍在痛哭,机构创始人在安慰她,机构第二把手也在一旁进行安慰。第二把手是一个年纪约30岁出头的女性,我想看你是我反光的额头让她注意到了我,她走过来向我确认阿珍的名字。
“她是B项目的阿珍吗?是叫阿珍没错吧?”
“噢,是的,她是阿珍。”
我连忙回答道,我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刚刚还在谈话的阿珍,在我转头回来就看到她在痛哭,与现场喜庆的氛围产生强烈的对比,我一时感到一脸懵逼。
你要喝水吗?
但很快我就投入到工作中,因为需要拍摄和录像,我再次拿着器材跑到会场前面。我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有十分钟或者十分钟……又到了一个休息间歇时间点,我回到会场尾部的休息区,其他人都在继续忙着聊天与吃东西,我看到阿珍一个人在会场最末端的窗口前,背着所有人在那里“看风景”,我当然知道她可能还在哭泣,因为的动作看来,她总是用手在脸部擦拭。
我想我得做点什么,我想倒一杯茶,但我发现日常生活中喜欢喝茶的女性不算多,我只能倒了一杯凉开水走到她后面,我让自己语气和动作看起来都没有异常。
“我倒了一杯水,你要喝吗?”
“哦…不用了,谢谢。”
阿珍用手快速朝脸上抹了一把,然后继续看着窗外。这时候我忽然觉得很无奈,我刚喝了好几杯水,已经喝得很饱了,这杯水我只能硬着头皮喝掉了……
这件事我快就忘记了,因为当时现场有太多事情需要做,根本没空想,并且类似的事儿我以前也遇到不少:奔溃的人。后来年会结束后,我回到住所也没有回想起这件事儿。
刘冰你厉害啊!
“刘冰,你懂的技能可真多啊,这真厉害啊……”
“我准备学车,不过这挺麻烦的,我现在有几个选项可以选择……”
“一些服务对象的家庭啊,是挺糟糕的……”
……
这周开始上班,我逐渐感到阿珍与我的对话多了。最初我并没有这种感受,但随着她主动与我说更多的话,有更多沟通之后,我感觉到了。
“阿珍怎么看起来变化这么大,发生啥事儿了?”
昨天回来之后,我忽然想到白天阿珍变化的事儿,原因我只想到一点:可能是上周我向她倒了一杯水。
不过我并没有过多触动,因为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主动的人
在电影《绿皮书》中,男主角与他的弟弟多年不来往,另外一个男主角问他:为什么不主动联系你弟弟的,比如给他写信也是好的。男主角说:我弟弟知道我的住址,如果他要联系我的话,他自己会找我的。这时候,另外一个男主角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这世上到处都是害怕主动迈出第一步的孤独之人……”
So~实际上,类似阿珍这样的情况,在过去的一些年来,我遇到了很多很多。比如发生一些类似的事情,我会自然而然去做,从不考虑其他利害因素,也想不到这些东西,只是觉得:噢,我做了。如果是陌生人还好,如果是周围的人,我总是会在后面一些时间收到他(她)们的以不同方式表达的善意,一开始那几年我还觉得挺不错的,后来次数多了就觉得普通和日常了,根本就不会记在心里。做了就做了,根本没时间和心思去想这么多。报酬?得益?利害?……让它们见鬼去吧。
以前在企业工作,有时候年会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当一些人喝酒多了,也有抱着另外一个人就嚎啕大哭的,但是在日常这些又是穿着得体,打扮靓丽的年轻男女,他们谈笑风趣,轻松阳光,但到了某些时刻就开始奔溃。我知道人会累积很多情绪,我能理解这种情况存在,我一直都没法体会和想象这种情景。所以我知道,让自己快乐是多重要,尽量减少负罪、内疚、遗憾、恐惧之类的情绪,可能与日常我们所做作为也有一定关系吧。
百个好想法在口,不如一个行动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