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7月8日,我终于跌破了80KG,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数字。在2015年之前,我的体重是80KG,再2015年末从事社工之后,我的体重直线上升最高峰达到188斤(94KG),除了现在普遍的高热量饮食之外,可能也与社工的工作方式有关,毕竟在外的高频次探访或文书工作之余给自己一顿“犒赏”美餐一顿,是完全有理由的。
后来的一些时间里离开社工界之后开始继续回到企业工作,众所周知与技术沾上一点边的商业性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也没有更多时间或精力减肥。不过,2020年初因为一场全球范围的流行性传染病,让我有更多时间来思考这种生活方式的健康性。虽然我的生活方式相对当下很多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少有的,比较健康的了(通常准时作息、很少吃外面熟食、没有夜宵习惯、没有应酬、每天运动和阅读、不沾烟酒……)
不便
但就算如此,我的运动量似乎也与摄入的热量不成正比,我每天基本吃三餐,饭量不算多,但每顿也有2碗左右。我想,减少饭量和更多运动才是减肥的王道。肥胖带来的问题很多:
购买衣物不便
貌似现在主流服装款式基本偏瘦或正常体形,肥胖体形款式相对少
脂肪粒和皮肤
手臂下方偶尔有脂肪粒逐渐堆积,久而久之的累积会细小脂肪粒的凸起感,油性皮肤之下出油更甚
拉屎不便
肚子在蹲下后顶着很不舒服,拉屎都拉不好了……有时候刘晨曦会看吃播,我看到有些主播身型比我还肥胖,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惦着脸上的肥肉哧呼哧呼的吃着东西,说着话……也不知道他们在拉屎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还会这么满不在乎的样子么?)真的很好奇啊。
……
很多很多不方便,直接省略号了
减肥
- 改变饮食:这我每天从原来三顿主食降低到一顿主食,早上我吃饭,量度大概是普通用碗的1.5碗左右,中午我可能会吃一些水果或喝一瓶无糖可乐,下午或晚上不吃并保持运动(也可能会偶尔吃一顿低油量的炒茶或鸡蛋与青菜做的汤),不吃零食很重要,因为同等重量的零食,热量往往比主食的米面更高,还是高得多那种。
- 保持运动:我晚上的运动时间大概30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包括拳击1000组或跳绳3000个左右。运动一定要弄出汗,这并不是说,不出汗就绝对无效果,而是出汗是一种明显消耗热量的特征。
- 感兴趣的运动:我自己的运动类型我上面也说了,运动并不一定要跑步游泳之类的特定活动,只要是感兴趣的,能消耗脂肪的运动就足够了,形式并不重要。比如说:我喜欢跳绳而不喜欢跑步,所以我跳绳量达到了,也消耗足够多的脂肪。以跳绳来说,大概12个跳绳=10卡路里,我跳绳消耗300卡路里,大概是3200个跳绳左右。关于卡路里的消耗和名称,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热量消耗的查询&计算方式的混淆》
- 改变作息:在困乏的时候不建议运动,就我个人为例子:有时候我很晚入睡,在睡眠不足的困乏情况下,运动会让人倍感不适。因为运动是一项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的,兴奋神经的事儿。在大脑需要休息的情况下,却强行刺激它,久而久之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为了第二天自己可以正常的运动,那么在前一天晚上就要保持好睡眠。
- 留意之处:因为节食可能会带来营养摄入不均的情况,因此,不论是否节食,我都鼓励和提倡日常期间保持杂食互补的饮食方式,对吃的东西减少挑剔,少吃复杂加工的食物,多自己动手做,亲自下厨,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应该比非节食的期间更多吃一点。
困难
- 饥饿:这会让我的肚子总是空荡荡的,胃液在却在不断的分泌,尤其是在最初的第一周,我会感到提不起劲,我的一些朋友说,他们在饥饿的时候甚至会身体发软,不过这种情况我倒是没有出现。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大家都在吃东西或者约自己吃东西,必须要抵御这种诱惑,否则一切功亏一篑。
- 低迷:想要愉悦和幸福感?美餐一顿吧!吃碳水化合物很好提神,这是人的大脑在感知到摄入热量后,释放多巴胺一类的物质让人产生愉悦感。所以,不进食是肯定会让人情绪低迷的,这种情况再结合前面所提到的饥饿带来的种种不适和诱惑,足够趋势减肥的人去进食了,侥幸心理就是:就一顿!吃完就不再吃……接着就周而复始……
- 运动:想想看,在饥饿、无力、情绪低迷的情况下上了一天的课或干了一天的活儿,接着却还要做运动,并且这种运动必须出汗,否则没啥效果……这真的是难上加难。
错误的观点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因为吃饱了人才会兴奋,才更有动力减肥。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比如说:我节食后每天只吃大概1000卡路里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再加上我运动每天消耗300卡路里。也就意味着我这个热量我是处在不断消耗的状态的。
但是,如果我每天食量和以前一样,这时候我再运动,可能运动量要增加数倍,才能达到我节食+运动的效果。
举例1:
小A正在减肥,每天吃1000卡路里的东西,再跑步5千米,他减肥效果可能是明显的。
举例2:
小B正在减肥,每天吃的和往常一样多,比如每天3000卡路里,那小B可能要比小A每天多跑步数倍的距离,才能消耗掉多于小A的热量也就是2000卡路里,那小A每天5千米,小B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要跑上10多公里。
这种吃饱去减肥的例子是有的,但可能后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出更多的汗水,跑更远的距离。才有可能达到比较明显的减重效果。
节食之初的感受
节食与运动最初的第一周,是一个比较难的时期(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我个人觉得可以比较轻松度过,因为在好几年前我开始素食之后,那最初的1年时间里,克制吃肉的欲望,比这种节食更难熬,经过那段时间之后我对很多事物的诱惑力似乎有极大提高,算是锻炼了个人的欲望管理能力。
所以,最初的心理不适很快就被我之前锻炼出来的耐力给“中和”掉了。至于生理反应也很明显,肚子因为没有食物摄入而经常唱“空城计”咕咕乱叫。
带来了什么?
减肥过程中还给我带来什么呢?我觉得这进一步增加了我对于个人其他欲望的管理能力,比如更稳健面对饥饿或身体能力的管理,再者就是增加对“诱惑”的更多免疫能力,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很宝贵的非物质财富,因为在人生之路,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旦逾越某些规则或范围,或许在短期内可以给人带来某些“成果与便捷”但既然这里谈到是属于“诱惑”的范畴,这里就相对更多侧重在它的“贬义”一面。
总的来说,减肥成功一事,于外来说,让人看起来更精神,更好买到合身的衣物,于内来说让人更健康,也许可以让人提升某些能力。再者,长期的一般性肥胖,本身或许就是一种缺乏自制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