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点左右到了三江南高铁站,早上七点多就从村里出来了,也没来得及吃早餐,于是便到高铁站旁边的流动摊位吃个粉。下大巴的时候,还看到三个流动摊位在广场里面一些,当根大巴老板聊了下发票的事情后。就放着信息,往摊位走,结果走到以为的距离,一抬头,发现不见了,心里惊讶,刚才眼花啦。再往远一点的地方看,阿姨们已经将车拉到了停车场,算是高铁站的最外围的位置了。
我连忙走过去,算着时间,还有40十多分钟,慢慢吃完一碗粉还是够时间的。坐下点了一碗粉,刚吃没多久,正吹着有点烫的粉,听到城管的小车和他们的喇叭出现了,喇叭里喊着赶快把摊位撤走之类的。一共有4个摊,阿姨们貌似还在和他们交涉着,因为另外一个阿姨刚帮一对中年夫妻做好一个糯米饭一碗汤粉。
在交涉的过程中,我默默地坐着继续吃粉,虽然加快了速度,但想着这么近距离接触执法过程还第一次,怎么能错过呢?一边吃,一边看着发生的事情。先是第一车大概6个城管人员和阿姨们交涉,接着又有两辆城管执法车开过来,还开来了一辆大的平板车,那种装货物的。数一数,差不多有十几个城管围着四名阿姨了。
在很多年前的新闻,看到的是城管各种暴力执法的过程,但是在近几年,我印象中的城管执法已经褪去了那种蛮横的行为,主要以大喇叭通告还有好言相劝,软硬兼施的方式进行。城管和小摊主互相踏着灰线前行。
第一波主要以说为主,接着来了第二波第三波,有几名看上去中年、比较严肃的城管,上来收了一名阿姨的伞,因为是当地的话,听不太懂,大概意思是象征性的收一把伞,好过整个车把你收掉,不过这个阿姨好像不太甘心,一直在交涉。但是阿姨的语气也是趋于恳求的态度,并没有要发生冲突的感觉。
另外的一名阿姨很快的收好自己的东西拉着车就走了,我吃粉的这名摊主,应该是希望等我吃完她再收,不过一名比较严肃的便衣城管很快的把她的车先拉到比较远的地方。看我吃得有点着急,阿姨连忙说不着急,慢慢来啊。
本来那对中年夫妻应该是有一碗汤粉的,但看上去他们不打算吃了,默默地在混乱中退了出去,估计粉的钱也没给,但是在这种情境下,阿姨应该也忘了问他们要钱了。
我吃完之后,背上包,把自己的碗还有桌上的筷子筒拿上,跟阿姨说“我帮你拿过去啊,你们也不容易啊~”。阿姨停了一下,连忙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我还是,端着碗,拿着筷子筒去到被推出10米外的小摊上放好,也对那个在等着阿姨过来的城管人员说“你们也不容易呀,每天这样巡逻,处理问题”。阿叔连忙说,是呀,这也是没办法的,大家都不容易。
和阿姨还有那个城管大叔笑着打个招呼我也走向高铁站,走的时候,阿姨好像和刚才比没那么紧张了,也笑着和我说再见。
今天近距离看了执法过程,流动摊主和城管执法之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不越界也不会出现强烈的冲突。
另外,外出吃饭或是遇到一些人,和老板说一句“你做的饭很好吃,都吃完了”、或者“你们也很辛苦啊,不容易”之类的,表达自己的善意,虽然自己的一两句话没有太大的能量,但是仍能感受到他们被肯定的快乐。大家为生活奔波辛劳,每天面对很多的人,来了又走,点了餐,简单交流或者吃完就走,或许称赞的一句话,也可以让老板们愉快的度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