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博客搬家 > 正文

友好的沟通交流,应该是来自双方的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03-27 22:07:32,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友好的沟通交流,应该是来自双方的

.

以下的文章写于2014年6月,那时候我刚好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这间办公大楼有6层,超过300名职员在这里工作,国际贸易部、国内贸易部、设计部、翻译部、网络部、后勤保障部、人事部、测试部……部门繁多,因此沟通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下面要分享的就是我遇到的一个小插曲。

来新的公司半个月了,今天有个设计部的女同事找我帮忙,她自称“阿燕”。我问:你叫阿燕吗?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她说:“你已经不需要知道了,我都知道你的名字了,你居然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你果然是个大人物啊!”我感到语塞,不知道该如何接下话题。

我进公司到现在,员工证一直挂在胸口(胸卡有职员名字和职务信息),半个月来,我没有看到公司有其他同事在工作时间挂胸卡,也没有遇到职员会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职务的。在对方不介绍自己时,我没法看到TA的名字,我又没有要求别人介绍自己的习惯,这让我感到窘迫,因为下次见面和交谈时,我还是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所以,每遇到需要沟通的其他部门职员,我都主动介绍:你好,我是刘冰,是XX部门的……公工作QQ和邮箱用的也是真名。我认为,真实的名字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维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我的名字原因。)

今天发生的情况让我兴味索然,进入新公司半个月多,我没听到或看到,到其他同事主动或被动(我介绍自己后)说:你好,我是XXX……我能感受到新环境的是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相对冷淡的人际关系(老职员),当然,我希望他们/她们之间能够在某个时候有所改善。

我想,友好的沟通和交流,应该不是单方面的,虽然某些时候单方面要做出努力,但“优质”的沟通交流,应该是来自双方的。在同一区域工作更应当如此,“知己知彼”或许更能让人与人之间减少误会的产生,尝试主动“出击”是关键。

这件事发生在2014-06-18,这是一篇老文啦~

我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把它的连接发送给了“阿燕”,并向她表示:我对这件事的一些感受。我知道她看完了文章,因为在后期我在公司再次遇到她,她会感到尴尬以及出现不自然的神情,随后的一段时间,我主动与她沟通工作上的事务,她也能逐渐敞开自己与我谈话,我们的同事关系得到了恢复,她也逐渐多了对我的尊重,而不是最初的紧张关系。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友好的沟通交流,应该是来自双方的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