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介入、沟通
我搬到新公寓大约一周时间,去工作的路上有一个在公交站,而在旁边就是一家小吃店,这家店的生意估计还是不错的,以至于他们都没有时间去准备一个桶用来装洗碗水和剩菜汁,直接把这些东西倾倒在人行道上,路面已发黑,应该是持续倒了很长时间了。因为长期倒水,路面板砖下方的土应该是松动了,导致板砖不平衡,行人一脚踩在上面,板砖翘起,顿时油花四溅,粘在裤子很难洗干净,因为我就已经中招过。
我第一次找到店主时,是在一个晚上,店主是一个满脸疲倦的中年男子,首先我跟他们谈到,把洗碗水和剩汤汁倒在地面上,对行人和街道市容的影响, 随后再礼貌的建议店主,停止在马路上倾倒洗碗水和剩菜汁(现在来说,人比较浮躁,礼貌一点避免被揍哈哈~~当然,也是礼节的一种),店主当时答应了我,表示不再倾倒了。一周后,我再次路过这里,发现地上的水渍依旧,于是,我再次找上他的店门,跟他说:如果你继续乱倒,我会打电话给相关部门,到时候该罚该整,你就应当自己处理了。
随后的几天我经过这里都在观察,我发现:店主在他小店的屋后,放了个桶用来盛放潲水,路面也变干净了。现在,行人再从那里走过,不用再担心地面油花四溅到身上。先礼后兵,我只能这样方式应对态度不好的当事人。但是,收效很好。
后记
倾倒脏水的小店在公交站旁边,每天路过那里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正店主。常常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每次尽力去解决和改善后,都会发现很多人因此得到了方便和改变,我都会非常高兴,每次我自己也会收获很多东西,有友谊、愉悦、以及更多的思考角度……这次分享这个日常生活插曲之一,是因为刚好这次拍了照片,我认为有照片可能更有感染力。
分享的心得
在以前,我不喜欢分享自己做过的一些事儿,我觉得那有夸耀之嫌疑,现在我并不会这样想,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从其出发点上,就决定行为的性质了。我会以文字的方式,偶尔分享一两件自己最近做过的事儿出来,当然,是全篇的比较详细的分享,这样或许可以让看到文章的网友,有那么一点儿感触,只要有一点儿感触,就足够了,要是有人因此而做了一些不错的事儿,那就更好了。即使,没有人看到文章,也没有关系,因为秉着“分享”的精神,会让人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一个人。
最后我想说
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不公正,不平的事,我们每一个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这些事态的发展是恶化了,还是改善了。但是,不论如何,只要有行动,那就会带来改变,或许有时候,这种改变是很小的,但如果更多人参与进来,这就形成整个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一个国家其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当代大部分人的较多行为和意识形态。 一个公民社会的形成,需要每个人点滴的努力,方才有可能达到……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
本文写于2014年夏天的某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