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 Discover

当前位置:探索不止步 > 生活实践 > 正文

情绪化和后续面对

重要:本文最后更新于2020-09-13 22:14:08,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联系站长

图片来自网络

 

情绪管理的得好,就是激发人心积极向上的良药;如果失去控制,可能会成为猛兽。

     去年的一个秋天,我受一位在广州从事国际贸易物流同学Z的邀请,到他那里帮他处理一个和网络有关的问题。Z认为自己的电脑网络出现了无法链接的情况,他怀疑电脑软件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了他那里之后,用半个小时检查与测试才发现是网络硬件出了问题。我向Z提出来是硬件出现问题了,而不是软件问题,这可能需要他请专业人士过来维修。Z的情绪立即有了变化,他说话语速变快,音调提高,动作变得无序,他开始焦躁了,并且,他对我们的谈话失去耐心。这时候,Z的弟弟带着女友过来他的住处,他情绪依然如此,他没有对弟弟和其女友问好打招呼,弟弟和他女友从门口进来,Z表现似乎没有看到他们,就像门外进来了两只小动物,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我觉得Z应该冷静下来,我只能继续尝试给他解决网络问题,但我发现,我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在这时也出现了一点小毛病,因此无法给他解决问题,于是我向Z道了个歉,说要回去处理电脑问题。他似乎反应过来了,他的语气变得平缓了,再三挽留我留下来吃个晚饭再走,我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方式(就像很多人一样,容易情绪化的Z从来不正面坦承自己的情绪问题,和他交友的这几年时间里,他出现情绪化问题时,总是以笑或者请你吃饭的方式表达),但我还是婉拒了他的邀请。Z立即改口说:改天有空一定去我那里去坐一坐。我说:没有问题,随时欢迎他过去(后来Z和我的几个朋友,他们之间相互都不认识,但我聚集他们一起,就当下的社会现象、传统文化、科技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长达数个小时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家都很尽兴)。

    我个人认为,管理好自己情绪波动,在很多时候会表现显得更理智,这也使一种良好自我素养的表现。通常来说,人们也会更喜欢这类人,从他/她们身上,可能我们感受到的舒适感会更多。

    关于道歉方面

    我从小到长大,遇到的人之中,包括我的父母、亲友、同学在内,通常人们犯了错误或误会其他人之后,很多人会以一种隐晦委婉的方式表达歉意,我很少遇到有人会在口头上承认错误或直接道歉,在有些时候,一些人出于迫不得已的道歉,也是出于面子问题,因此带着被迫道歉的语态,道歉过程还会带着:但是……请原谅之类的用词。有些时候,一些误会容易由此产生。

  坦承自己的问题,无疑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呢?

    我举个例子:你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上,喜欢:坦承自己确在问题的伙伴,还是喜欢那种:出现个人问题之后,不予承认问题并花大量篇幅解释的伙伴呢?

liubing

刘冰有多种爱好,阅读、DIY、设计、摄影、写文章、徒步、饮茶、代码、环保、公益…好奇心非常强烈,他自称是一个探索者。2012年前后活跃在一些音乐论坛,形成“分享&互助”的精神。他把一些和兴趣有关的经验以专栏作者的方式分享到一些平台与杂志,后来索性搭建了这个非盈利网站用于集中式的分享。他希望能给无意间看到此网站的人,给予细微的帮助。他也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不同领域的事物,成为这个网站的专栏作者,一起共享多元世界。最后,他认为抽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行合一很重要,这是快乐的泉源之一。

本文用了CC-BY-NC-SA协议:探索不止步 » 情绪化和后续面对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在下面回复就好啦

在这里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