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得好,就是激发人心积极向上的良药;如果失去控制,可能会成为猛兽。
去年的一个秋天,我受一位在广州从事国际贸易物流同学Z的邀请,到他那里帮他处理一个和网络有关的问题。Z认为自己的电脑网络出现了无法链接的情况,他怀疑电脑软件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了他那里之后,用半个小时检查与测试才发现是网络硬件出了问题。我向Z提出来是硬件出现问题了,而不是软件问题,这可能需要他请专业人士过来维修。Z的情绪立即有了变化,他说话语速变快,音调提高,动作变得无序,他开始焦躁了,并且,他对我们的谈话失去耐心。这时候,Z的弟弟带着女友过来他的住处,他情绪依然如此,他没有对弟弟和其女友问好打招呼,弟弟和他女友从门口进来,Z表现似乎没有看到他们,就像门外进来了两只小动物,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我觉得Z应该冷静下来,我只能继续尝试给他解决网络问题,但我发现,我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在这时也出现了一点小毛病,因此无法给他解决问题,于是我向Z道了个歉,说要回去处理电脑问题。他似乎反应过来了,他的语气变得平缓了,再三挽留我留下来吃个晚饭再走,我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方式(就像很多人一样,容易情绪化的Z从来不正面坦承自己的情绪问题,和他交友的这几年时间里,他出现情绪化问题时,总是以笑或者请你吃饭的方式表达),但我还是婉拒了他的邀请。Z立即改口说:改天有空一定去我那里去坐一坐。我说:没有问题,随时欢迎他过去(后来Z和我的几个朋友,他们之间相互都不认识,但我聚集他们一起,就当下的社会现象、传统文化、科技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长达数个小时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家都很尽兴)。
我个人认为,管理好自己情绪波动,在很多时候会表现显得更理智,这也使一种良好自我素养的表现。通常来说,人们也会更喜欢这类人,从他/她们身上,可能我们感受到的舒适感会更多。
关于道歉方面
我从小到长大,遇到的人之中,包括我的父母、亲友、同学在内,通常人们犯了错误或误会其他人之后,很多人会以一种隐晦委婉的方式表达歉意,我很少遇到有人会在口头上承认错误或直接道歉,在有些时候,一些人出于迫不得已的道歉,也是出于面子问题,因此带着被迫道歉的语态,道歉过程还会带着:但是……请原谅之类的用词。有些时候,一些误会容易由此产生。
坦承自己的问题,无疑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呢?
我举个例子:你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上,喜欢:坦承自己确在问题的伙伴,还是喜欢那种:出现个人问题之后,不予承认问题并花大量篇幅解释的伙伴呢?